首页

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钱志权等撰写的论文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上

发布日期:2023-11-30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钱志权副教授与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韩佳银共同撰写的论文《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过程与机理》在CSSCI来源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23卷第11期上发表。该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129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2022JZDZ009)、浙江省软科学重点项目(2022C25014)、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W20220052)等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该文章认为,以工业化为主要驱动力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带来碳排放快速增长,以人为中心、 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具有低碳发展潜力与优势。因此,如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低碳发展二者间协同发展,是当前中国城镇低碳化转型的重要议题。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究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演变过程及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度基础较好且发展趋势向好,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以点带面的空间格局;(2)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耦合协调发展速度及类型阶段演变特征差异明显,东部城市发展速度超过西部城市,相对而言,新型城镇化滞后是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3)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交互关系显著,研究期内新型城镇化对低碳发展的影响力显著提升,而低碳驱动力和低碳压力子系统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该文章基于以上结论和讨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长三角城市群核心、省会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上海市等辐射能力强的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覆盖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绿色低碳生产要素与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扩大低碳技术创新空间溢出半径 在辐射能力较差的合肥市进一步强化其在合肥都市圈之间的区域引领作用,强化合肥都市圈低碳技术创新的辐射作用,形成区域合力和规模效应,带动都市圈其余城市协调发展。

二、加快城市群西部、北部、南部城市协调。发展对于城市群西部、北部、南部出现耦合协调发展放缓的城市,给予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大力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同时加强发展规划的绿色低碳指标的约束,避免发展过程中盲目追求快速扩张而引发的生态破坏、碳密度过快增长等问题,借助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契机,使耦合协调缓慢和滞后的区域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从而实现城市群各区域协调发展。

三、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类型城市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路径。低碳发展滞后型城市应注重创新驱动,聚焦能源结构优化和低碳技术进步,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低碳技术改造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新型城镇化滞后型城市应加快推动支柱产业发展,同时加强医疗服务、 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程度等公共服务供给,通过支柱产业带动、公共服务吸引,引导人口有序向城市集聚,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同步型城市应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发展创新型绿色经济,倡导绿色低碳型生活方式,将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个环节。


上一条:顾光同教授和王懿祥教授撰写的低碳乡镇建设成果要报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 下一条:我院沈满洪教授等受邀出席“生态资产管理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咨询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