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沈满洪教授在《浙江日报》和《浙江社会科学》发表关于“真”“情”“实”“意”的理论文章

发布日期:2025-01-02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浙江日报》刊登我院沈满洪教授在 “深入践行‘真’‘情’‘实’‘意’高水平建设社科强省”座谈会上的发言;《浙江社会科学》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真”“情”“实”“意”总要求,约请沈满洪教授结合高水平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强省实际,分享对“真”“情”“实”“意”的思想内涵、实践成就、根本要求的理解与认识。现将理论文章转载如下:


2004年1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向社科联组织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真”“情”“实”“意”总要求。20年来,在“真”“情”“实”“意”总要求指引下,我省逐步打造具有鲜明浙江辨识度的哲学社会科学,到今天高水平建设社科强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了力量。深刻理解“真”“情”“实”“意”的思想内涵、回顾总结“真”“情”“实”“意”的实践成就、深入践行“真”“情”“实”“意”的根本要求,迄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理解“真”“情”“实”“意”的思想内涵

“真”,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表明的是一种立场;“情”,就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满激情,显现的是一种态度;“实”,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的是一种方法;“意”,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提出的是一种导向。“真”“情”“实”“意”四个字结合起来,就是要求各级社科联组织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下简称“社科工作者”)努力做到:

(一)“真”“情”“实”“意”遵循科学思想指引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其基本原理特别是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社科工作者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必须“真”“情”“实”“意”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

要真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真学,就要学习原著、学习原理、学习原创性思想。真学,就要既能把握思想的全貌,又能钻研思想的重点。全面学习,就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重点钻研,才能够在理论上有所建树。真学,就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而要理论联系实际学。

要真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色在于其科学性、真理性、普适性。社科工作者首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要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上真信,在指导实践并经受住实践检验中真信,从而确信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真用。理论脱离实际就会显得十分苍白,理论联系实际就会彰显真理魅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实践,也必然要指导于实践。社科工作者就要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于指导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伟大实践,进而以社科工作者的创新成果支撑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二)“真”“情”“实”“意”为人民服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鲜明品格。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必须“真”“情”“实”“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的根本遵循。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由谁来评判等基本问题。

一切为了人民。“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老百姓是“水”,执政党是“舟”。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习近平指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为此,社科工作者必须做到:一是想人民之所想。走到人民中间,把握人民脉搏,倾听人民的声音,传递人民的诉求。把来自人民群众第一线的心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第一信号。二是谋人民之所需。人民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多种多样,而且是与时俱进的。为此,要了解人民需要什么、哪些需要尚未得到满足、如何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且,必须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提出咨政建言成果。三是解人民之所急。人民群众急难险重的诉求既关乎民生实事,也关乎社会稳定。学者要养成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问题尤其是萌芽状态时的趋势性问题。这样,才能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

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根本的一条就是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尊重、支持、鼓励人民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是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的一条原则。一切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的创新意识。创新才能强国。新生事物往往与历史惯性有所差别。要保护这种差异性,保护这种创新性。一切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的创业精神。创业才能富民。创业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怎么保护这种精神都是不过分的。一切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的创造能力。一定程度上说,人人都是创造者,人人都有创造力。如果把每个人的创造力激发出来,现代化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一切由人民评判。习近平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之所以说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就因为人民是“主人”,干部是“仆人”,“仆人”就要服从“主人”意志,“仆人”服务得好不好由“主人”说了算。一切由人民评判,就是要把评判的权力交给人民。一切由人民评判,就要看人民有没有得到实惠,不是看一些表面上的数据和指标。一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没有提高,二看人民的精神生活是否更加丰富,三看人民的生态环境质量是否得到改善。一切由人民评判,就要根据人民的评判结果及时纠正错误,尤其是坚决反对搞“精致”的形象工程和“留痕”的政绩工程,坚决反对“只顾短期,不顾长远”的短视眼光和“只顾局部,不顾全局”的部门保护主义。

(三)“真”“情”“实”“意”投身现代化国家建设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党的奋斗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见,现代化强国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在“五个文明”建设中,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全部承担着重要的学术责任,对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等还承担着主要的学术责任。因此,必须“真”“情”“实”“意”服务现代化国家建设。

总结提炼现代化国家建设中所积累的宝贵成功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这一伟大实践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形成宝贵的经验。如何把合乎规律的成功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是社科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作为浙江的学者,首先要研究“浙江现象”、解读“浙江实践”、总结“浙江经验”、提炼“浙江精神”。我国的社科工作者是十分幸运的,因为,不需要做“黑板学术”,完全可以做“鲜活学术”。社科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不仅可以写成美丽的文章,而且可以汲取丰富的营养。

研究提出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我国的现代化不是步美西的后尘,而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要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彰显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难题:没有发达起来会遭遇不发达的问题,发达起来以后又会遭遇发达后的问题。无论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还是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各类问题,都需要识别问题实质、诊断问题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正是社科工作者的使命。

积极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催生了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蓝本的社会科学,迄今占据着全球话语的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实践支撑,迫切需要进一步上升为规律性认识、转化为系统化理论。以科学理论指导伟大实践,理论创新走在实践前面,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化,这是社科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我国必须完成从“跟着走” 转向“跟着跑”,进而从“跟跑”跨越到“并跑”再跨越到“领跑”的状态。这是社科工作者的又一使命。

二、回顾总结“真”“情”“实”“意”的实践成就

“真”“情”“实”“意”总要求发源于浙江省,也率先践行于浙江省。浙江省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践行习近平同志的指示,以“真”“情”“实”“意”总要求推进“社科强省”建设,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检验了“真”“情”“实”“意”总要求的真理伟力。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度谋划在先,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正确目标导向

确立高远目标、制定严密制度、付诸实际行动,是浙江省社科强省建设的“三部曲”。浙江省通过规划、立法、制度等一系列顶层设计和谋划践行“真”“情”“实”“意”总要求。

一是完善社科工作规划引领。早在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省委就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和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出台相关文件,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就高水平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强省出台相关文件。此外还制订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

二是首创社科工作地方立法。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立法,是浙江省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不懈的追求。经过“社科立法”工作专班的多年耕耘,浙江省人大成功出台《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促进条例》(2022年10月1日实施),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走上法治轨道上迈出了重要步伐。进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促进条例〉重要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印发,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地方立法切实付诸实施。

三是健全社科事业政策支撑。以制度政策的规范化保障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的规范化是浙江省社科联工作的显著特色。20年来,浙江省社科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浙江省新型智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关于加强我省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工作的意见(试行)》《关于实施浙籍社科学者回归计划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学术成果发布管理办法》《关于推进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还适时修订《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等基础性制度。

上述规划、立法、制度全面谋划了社科强省建设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保障体系、考核体系,形成了系统闭环,保障了工作落实。

(二)坚持正确方向,打造精品力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品牌效应不断彰显

20年来,浙江省社科联组织及社科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推进社科强省建设,聚力打造精品力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品牌效应不断彰显。

一是循迹溯源成果丰硕。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 等重大课题研究,策划组织“从‘八八战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推出《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八八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系列等一批具有浙江特点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推进“循迹溯源学思想”系列论坛,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与实践,更加深刻地理解“八八战略”的理论逻辑和时代价值。

二是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斐然。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部署的工程。习近平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中指出:“我们希望通过实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努力用浙江历史教育浙江人民、用浙江文化熏陶浙江人民、用浙江精神鼓舞浙江人民、用浙江经验引领浙江人民,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能力,推动浙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浙江省社科联积极推进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前两期研究任务,适时开启第三期研究工作。文化研究工程共立项各类课题2000余项,预计形成学术专著6000余部,目前已经出版3000余部,推出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浙学未刊稿丛编》等一批重大成果,打响了“浙学”品牌。

三是社科赋能成效显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智库、社科赋能行动、《浙江社科要报》等咨政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好社科联“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仅2019—2023年的五年,2500余篇智库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领导批示,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136件次。累计编报《浙江社科要报》1000余期,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1200余件次,其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00余件次。社科赋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宣传文化领域共同富裕最佳案例。浙江省在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又创新推出了文化特派员,以服务于山区海岛县域。

四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社科研究项目尤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动机”,可以形成一系列“联动效应”。浙江省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浙江省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2004年的38项递增到2023年的442项,自2010年首次突破100项以后,立项数逐年递增,连续15年居于全国第一方阵。2014年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12项,首次超过200项;2019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305项,首次超过300 项;2024年继续居全国各省市前列。尤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从无到有,从若干项到批量立项,年度重大项目稳定在20项左右,充分显示出浙江学者能力水平的提升。

(三)整合社科资源,健全组织架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平台支撑更加完善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需要团队作战、平台支撑。浙江省在践行“真”“情”“实” “意”总要求的过程中,主动谋划重点研究基地、重点专业智库、文科实验室等系列平台的建设,成为全国各省市区文科平台建设比较系统完整的省份。

一是推进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浙江省通过近20年的建设,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的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布局不断完善,共建成46家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培育研究基地,其中19家为高质量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等5家省级研究基地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二是推进省级新型智库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大力推进侧重于对策研究的新型智库建设。浙江省新型智库大成集智工作机制日益完善,成立46家省新型智库和15个省级智库联盟,共有335家省级智库成员单位,支持28家智库开展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库建设与培育工作,着力打造15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点专业智库。其中,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成为国家高端智库,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成为中非合作的重点专业智慧库。

三是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根据学科交叉规律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趋势,浙江省积极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遴选产生20家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其中试点实验室9家,培育实验室11家。浙江是在全国较早发布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指导意见、较早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省份,创新推出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评价指标的省份。

另外,为了加强组织保障,浙江省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省市县三级组织联动体系。加强省市县三级社科联组织体系建设,11个市、90个县(市、区)以及92所高校成立社科联组织,基本实现全省基层社科联组织全覆盖。建立21家市县建设“重要窗口”社科调研基地、35家省级社科之家。118家业务主管省级社团、民研机构符合条件的均建立党组织,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社科联组织体系的全面构建,使得浙江社科工作者人人都能够找到“娘家”。

以上只是列举了浙江省“真”“情”“实”“意”推进社科强省建设的几个方面。实际上浙江省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政策影响力、队伍成长力等多个方面均展现出“真”“情”“实”“意”实践成就。在践行“真”“情”“实”“意”实际行动和重要成就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几点经验启示:第一,走有方向的学术道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浙江社科工作者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正因为如此,浙江省能够在近20年逐步迈向社科强省。第二,做有组织的学术研究。自然科学要做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做有组织的学术研究。这是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律所决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往往是宏大的课题,需要大团队作战的组织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少不了与自然科学的交叉,需要大数据的强有力支撑;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科学方法的运用,需要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科学的问题。第三,出有影响的品牌成果。检验“真”“情”“实”“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既要看实际行动,更要看研究成果。无论是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理论文章、成果要报还是其他综合性研究,都要看其创新性及其创新性成果的具体价值。“代表性成果”导向激励机制,让广大社科工作者潜心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出大成果。因此,20年来,浙江省产出了一大批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品牌成果。

三、深入践行“真”“情”“实”“意”的根本要求

“真”“情”“实”“意”总要求不仅是一种工作要求,而且是合乎哲学社会科学规律的重要论断;不仅可以指导过去和现在,而且可以指导未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面向未来,必须以“真”“情”“实”“意”总要求进一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为此,需要坚持下列四个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必须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站什么位等基本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会迎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才不会失去灵魂、才不会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已经取得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依然闪烁着伟大的真理光芒。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必将指引我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胜利。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的飞跃。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必然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广大社科工作者责无旁贷。

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传播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中国方案”“中国声音”。浙江的社科工作者,更要充分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的独特优势,深入推进“循迹溯源工程”“文化研究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形成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二)坚持现实问题导向

在中国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会遭遇来自国际和国内的重重困难,而且一个困难解决了新的困难又会冒出来。只有解决和战胜困难,才能实现现代化。

一方面,在社会调查中找准现实问题。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变挑战为机遇、如何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如何团结更多的力量应对逆全球化、如何反制美西国家对我国现代化的遏制等;又如压缩型、追赶型、超越型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做到国家强盛和人民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社科工作者辨识问题、找出症结、提出对策。

另一方面,在理论思考中将现实问题转变成科学问题。现实问题不能转化成科学问题,就无法找到科学的答案。例如,“水危机”是一个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水多了”——洪涝灾害;“水少了”——水资源短缺;“水脏了”——水环境污染。这些只是表象。转变成科学问题就是:“水危机”的本质是“制度危机”,是水生态保护制度、水资源配置制度、水环境治理制度等出现 “制度失灵”。通过学术研究,提出解决“水制度危机”的策略,进而也就解决“水危机”了。这样,就完成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的闭环。

(三)坚持学术创新导向

习近平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这就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学术创新导向的重要意义。

学术创新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既要善于运用被实践检验是正确的理论加以解释,更要善于根据变化了的情况研究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真正的学问一定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见解,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当代中国的社会伟大变革,必须有独特的理论加以解释和解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富有学术创新精神。

学术创新可以有层次性。习近平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一篇文科硕士学位论文或一篇学术论文,只要某个创新性观点得到求证即可;一篇文科博士学位论文或一部学术专著,则要求开辟一个学术领域并形成具有一定体系的创新性见解。创新可大可小,没有创新则没有存在必要。

学术创新必须实事求是。学术创新是一项艰难的事业。任何一个创新都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没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没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是很难有创新成果的。学术失范、学术造假是学术创新的天敌。如果通过抄袭剽窃,也可以“功成名就”,学术创新就毫无可能。因此,必须坚决打击学术失范、学术违规、学术造假等不端甚至违法违纪的行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崇尚创新的学术氛围。

(四)坚持科学方法导向

方法对头,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导向。具体地说,科学方法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三大规律。唯物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这是揭示人类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以及自然发展规律的总钥匙。

第二个层次:切实掌握系统论方法。系统论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时序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也表现为系统论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着大量的系统论方法。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观点,关于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观点,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观点,均充满了系统观念、系统思维、系统方法,均值得社科工作者学习和运用。

第三个层次:娴熟运用调查研究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社情民意;只有调查研究,才能揭示矛盾运动;只有调查研究,才能找到科学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就像自然科学的科学实验。自然科学往往要以实验数据做支撑,哲学社会科学往往要以调查论据做支撑。社科工作者要静下心走到祖国大地,弯下腰倾听群众心声,以第一手的信息做出第一流的文章。



上一条:我院10项课题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新型智库课题 下一条:顾光同教授等主编的《碳金融》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