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生态文明研究院发表系列重要理论文章

发布日期:2025-05-13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5年以来,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发表了系列重要理论文章,充分发挥了智库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引领作用。截至5月12日,研究院研究人员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级主流媒体刊发理论文章14篇,营造了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研究成果的全媒体传播浓厚氛围,实现学术成果向社会价值的有效转化。

理论文章涵盖生态文明教育、绿色消费与制度、科技与金融创新、国际生态治理、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以及农村生态治理等多个领域,体现出研究团队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中的深入思考与建言。

在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方面,沈满洪教授在《系统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探讨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路径与机制,强调高校要形成思想引领、知识传授与行为引导的合力。陈胜伟研究员在《生态文明教育如何融入培养全程》中,提出教育要贯穿全过程,注重课程建设与实践活动中的生态意识培养。在绿色发展与消费研究领域,钱志权教授与张婷婷副研究员合著的多篇文章探讨了绿色消费与经济体制建设,包括《以实践创新激发绿色消费内生动力》和《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视角》等,分析了绿色消费的驱动机制及其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顾光同教授的《以扩容为契机加快全国碳市场高质量建设》与《完善绿色金融服务 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通过金融创新支持生态文明和城乡融合。在全球与区域生态治理研究领域,许勤华教授的《绿色“一带一路”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重要实践》与《能源转型合作,上合国家同向而行》分析了中国通过绿色“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路径。在农村生态与人居环境治理研究领域,魏玲玲副研究员的《统筹六对关系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关注了农村绿色治理的系统性与持续性。

这批理论文章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许勤华教授的《绿色“一带一路”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重要实践》一文,全网转载量超过两千万次。钱志权教授与副研究员张婷婷共同撰写的《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视角》被求是网、人民网、人民论坛、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经济网、理论之光、中工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网易、新浪、四川省情网、川观、浙江省哲社网等多家权威媒体转载。这充分体现了研究院在社会舆论中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2025年研究院以科研组织模式改革为牵引,构建“需求导向—团队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形成了“建设有力度、研究有深度、服务有温度”的发展格局。年初启动智库团队建设,沈满洪教授为各科研团队负责人颁发聘书,并作《以团队建设提升智库影响力》专题报告,激发了研究人员的写作积极性与方向感;新设“绿色发展大讲堂”,邀请浙江省党委校报刊部主任严国萍开展理论文章写作方法指导的专题讲座,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持续赋能的平台;研究院积极推动跨学科协同攻关和政产学研合作,使研究更贴近实际、理论成果更具针对性。

上一条:顾光同:促进碳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 下一条:钱志权、张婷婷:抢占首发经济全球竞争制高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