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影响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影响 >> 正文

王懿祥教授教授团队就葡萄碳标签推广接受中国环境报新媒体采访

发布日期:2023-09-08    作者:     来源:     点击:

9月8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懿祥教授就葡萄碳标签推广接受中国环境报新媒体采访。

“双碳”目标下,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减碳途径。相比工业,农业碳排放的占比不算高,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农业本身还具有碳汇功能,农业碳减排必须发挥更大作用。农产品碳标签制度是农业减排的一条重要路径,是农产品领域重要的碳信息披露工具。王懿祥教授在农产品碳标签开发方面探索出不少成功案例,针对南湖生态环境部门创新低碳举措的需求,提出了低碳葡萄赋能产业发展的想法并负责开发阳光玫瑰碳标签。

“以农产品碳标识为依据,消费者可以知晓农产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碳排放情况和固碳情况。很多发达国家披露碳信息的一项举措,就是给商品贴上碳标签。”王懿祥教授介绍,以低碳标志的农产品是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此能进一步深化发展集约化、高效的绿色农产品,构建起真正的“低碳”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同时,农产品碳标识也为农业部门碳资产管理提供信用背书,为后续农业碳汇交易和碳金融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撑。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例,王懿祥教授团队梳理了建园、农事管理、果穗套袋、采摘、包装、运输、废弃物处理等过程,并对其中涉及的41个作业流程、72个原料投入及运输等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通过建模核算,精准测算阳光玫瑰葡萄全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每公斤葡萄会产生0.824千克二氧化碳,相当于日常家电大约1度电的碳排放量。

王懿祥教授指出,目前来说,碳标签制度还处于意识培养阶段,其推广需要其他制度加以配合,效果更好。比如激励制度,如果购买碳标签的商品可以获得积分奖励以此兑换其他商品,相信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会大大增强。王懿祥教授认为,未来有望通过碳标签倒逼农业产业低碳转型。设置碳标签准入制度,有序推进碳足迹认证和开发工作,只有贴上碳标签的产品才能上市销售。发展到这个阶段,真正完整的碳足迹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原文链接:

https://res.cenews.com.cn/h5/news.html?id=1082158


上一条:顾光同教授应邀为云南省林草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讲座 下一条:王懿祥教授团队赋能杭州余杭百丈低碳乡镇建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