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影响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影响 >> 正文

陈真亮教授做客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

发布日期:2025-08-13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生态治理所所长陈真亮教授应邀做客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围绕“绿水青山二十年”主题,系统解读了浙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其背后的发展逻辑。

27328

20年来浙江经济总量从1.15万亿元跃升至超9万亿元,能耗仅占全国3.4%;地表水优良水质比例从不足42%提升至98.6%,PM2.5浓度下降逾一半。这些成绩背后,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的系统性协同突破,“经济增长曲线与生态改善曲线形成了比较完美的‘剪刀差’,充分证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可以形成正向循环和双赢。”

陈真亮教授认为,浙江从“资源小省”跃升为“绿色强省”,核心动力在于发展逻辑的重构:以战略定力锚定方向,用制度创新激活要素,依靠技术革命突破瓶颈,通过产业升级重塑动能,系统谋划并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例如,《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浙江省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条例》等法规为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保障,高技术产业投资上半年增速15.2%便是新动能加速成长的注脚。

谈及能源结构转型,陈真亮教授表示,浙江依托山海资源,推动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抽水蓄能等多点发力,建立“绿电交易+碳排放权”市场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024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6.4%,历史性超越火电,这得益于战略锚定、制度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技术赋能的协同作用。

在共同富裕方面,陈真亮教授强调,“千万工程”是浙江统筹生态美、产业兴与百姓富的“超级支点”,通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衡化一体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实现了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40年位居全国第一。

就面向未来,浙江的绿色发展之路还面临哪些挑战?陈真亮教授认为,浙江的实践证明了保护与发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化,统筹全域生态治理,创新机制制度,畅通“两山”转化通道,让生态优势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展望未来,他指出,浙江仍需在深度减碳降污、城乡资源价值激活、绿色生产力普惠化等方面持续探索,以更智慧的制度设计、前沿科技创新和深层共治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上一条:沈满洪教授参加浙江卫视理论节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第二十五季《“两山”理念20年》并接受采访 下一条:沈满洪教授参加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座谈会并接受浙江卫视采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