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4年度全国影响力建设(培育)智库遴选结果。其中,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入选2024年度全国影响力建设智库。我院连续两年蝉联全国影响力建设智库。据悉,根据省委办公厅《关于高水平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强省的意见》和省社科联《建设具有全国影响的省级新型智库培育方案》等文件要求,省社科联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全国影响力建设(培育)智库遴选认定工作,经智库自评、省社科联审核,省社科联党组研究同意,拟认定1家全国影响力智库、15家全国影响力(建设)智库、14家全国影响力(培育)智库。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前身是2011年设立的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2021年6月,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设立浙江农林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实行“两院合一”运行机制。2021年9月获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批准为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2022年12月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浙江省新型智库联席会议批准为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进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的省级新型智库培育名单。2024年6月,成立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与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合署。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下设生态经济、低碳发展、生态文化、生态治理等四个研究所,在生态文明与低碳发展研究领域形成了由全国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学术引领,中青年研究人员为骨干的科研团队。研究院现有研究人员143人,教授40人,副教授42人。国家级人才沈满洪教授担任研究院首席专家。国家级人才刘刚教授、国家级人才周国模教授、国家一级作家及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教授、国家级人才钭晓东教授分别担任生态经济、低碳发展、生态文化、生态治理等四个研究所的方向带头人。沈满洪教授任院长,钱志权教授任副院长。
研究院将以全国影响力智库建设目标为引领,立足长三角生态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力争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水平智库。将深化跨学科融合,聚焦生态经济、区域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文化、生态治理等前沿领域,加强理论与政策创新,形成一批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积极拓展与国家级机构、国际组织的合作,通过打造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和《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生态文明研究论丛、资源生产率排行榜等智库品牌,持续提升智库成果的的学术影响力、政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国家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浙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