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院要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钱志权教授应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邀请做智库研究经验交流

发布日期:2025-09-11    作者:     来源:     点击:

9月10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钱志权教授应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邀请做智库研究经验交流。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执行院长胡求光主持会议,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参加会议。


钱志权教授在“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体会”中强调,课题选题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导向,如全球价值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两山”理念与高质量发展,同时结合学科选题指南和学校的办学优势,例如农林院校在生态、碳汇研究方面的基础。他指出,选题还应延续个人研究积累,如其在全球价值链与碳排放方面的博士论文及投入产出方法研究,并注重题目的学术张力与叙事性。此外,他明确区分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差异:前者侧重战略阐释和新思想研究,后者偏重科学问题与机制路径。在撰写方面,他提出选题依据要覆盖背景、学术史、研究动态及学术与应用价值,文献综述要新旧结合、体现研究传承;研究内容应明确对象、框架、重点难点和研究计划,兼顾可操作性和准备充分;同时注意文本规范与版式细节,研究团队要优势互补、专长集中。他还强调科研是一个长期积累与反复打磨的过程,要重视团队合作,善于吸收专家意见,不断提升课题质量。


钱志权教授结合带领区域碳中和团队在《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环境报》《科技日报》等权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的实践经验,总结了理论文章写作的体会。他强调,理论写作的根本在于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承担起传播党的创新理论、阐释政策精神、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使命。理论文章的选题必须紧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时代脉搏,深刻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发展大计,以鲜明观点凝聚共识、引导舆论。文章结构应层次清晰、逻辑严密,注重对理论意义、内涵与实践路径的深入阐释,实现从思想到行动的引领。与此同时,作者应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提升理论传播的时效性和影响力。真正优秀的理论文章,不仅要有学理深度,更须回应时代关切、推动实践创新,切实发挥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钱志权教授还应邀就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文本、理论文章进行点评与指导,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与反馈。

上一条:孙阳阳博士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ESG学术论坛 下一条:沈满洪教授和顾光同教授应邀在宁波大学商科研讨会分别做主题和分论坛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