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共同主办、浙江理工大学承办的“2025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杭州论坛”于10月25-26日在杭州市举行。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杜志雄、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范钧、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郭玉海、云南教育出版社副社长王璠等在开幕式致辞。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沈满洪教授参加论坛。

沈满洪教授以《我国“十五五”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构想》为题做了主旨报告。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沈满洪教授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步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但是,越是接近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生态环境保护的边际成本越是快速递增。处于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统筹兼顾的特殊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基于最优保护模型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因此,制度政策必须与时俱进。以总量控制为前提的生态产权交易制度可能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方法。只要存在区域与区域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边际成本或边际收益的差异性,交易必然导致双赢。
在平行论坛之“生态文明与‘两山’理念”环节,沈满洪教授对参会报告的论文做了评论。沈满洪教授指出,一篇学术论文的主线是“科学问题——理论假说——求证方法——创新观点”,经得起这一主线检验的论文就是好论文,否则就是有毛病或瑕疵的论文。总体上看,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的年会论文和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论坛的论文质量在不断提升,从中说明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个别论文没有科学问题,或者问题过于庞大,成为无法写作和求证的论文;有的论文只有理论假说,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有效数据进行求证;有的论文有模型有求证,但是研究结论提炼不到位,误把模型推导的结果当做结论。
会议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主编毕乐主持召开了编委会会议。沈满洪教授作为特邀代表参会并发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