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院要闻 >> 社会服务 >> 正文

钱志权教授等赴河姆渡镇发展农业强镇规划研究的项目调研

发布日期:2025-07-10    作者:     来源:     点击:

7月7日至7月9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农林大学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钱志权教授带队赴余姚河姆渡镇发展农业强镇规划研究的课题调研。此行旨在对这片承载着七千年稻作文明的沃土进行调研,系统梳理其茭白、甲鱼套养、杨梅、茶叶、毛竹等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新路径,助力河姆渡镇擘画省级农业强镇蓝图。余姚市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如河姆渡镇党委副书记楼科挺,河姆渡镇党委委员毛卫厅,河姆渡镇副镇长吴建炯等全程参与,共谋发展。学术部赵积强讲师、张婷婷讲师等亦随同调研。

7月8日上午,一场政校深度对话在河姆渡镇人民政府展开。座谈会聚焦河姆渡镇农业发展的核心诉求与未来方向。河姆渡镇领导首先介绍了全镇农业概况,着重剖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钱志权教授代表调研组阐述了项目总体构想:深挖历史维度,活化七千年稻作文化,打造核心IP;做强产业维度,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品牌价值跃升;夯实生态维度,集成推广稻渔共生、毛竹循环利用等低碳技术。座谈会上,双方围绕耕地“非粮化”整治中的功能置换策略、如何畅通“宅基地置换+产业入园”等城乡要素流动机制、以及创新“消费农业”模式等关键议题进行了交流,为后续规划的精准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7月7日到7月9日调研组走访了相关的代表性企业,首先是浙江常青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大棚杨梅基地,融合了现代农业科技,其关联的“纳得艺术山庄”项目,更是农文旅融合的生动样板。其次是余姚市欣农兔业有限公司的规模化獭兔养殖及皮毛加工项目印象深刻,其规划的“暖气化”饲料低碳产业园,展现了循环农业的新思路。还有河姆渡元国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在稻米精深加工链条上的探索,其“善粮惠”品牌体系建设引人关注,是提升农产品溢价的重要实践。

不仅如此,调研组还重点考察了多个特色的点位:在赵军列甲鱼养殖场,见证了茭白田套养甲鱼这一生态共生模式带来的效益。通过走进河姆渡遗址与河姆渡非遗馆来感受千年稻作文明,思考如何让古老文化在当代文创产品中焕发新生。若是沿着“泾河线-姚江”环线,则能现场体验基于“田长制”数字监管平台的智慧农田,其精准灌溉与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助力粮食亩产可达1300斤,成为数字化赋能现代农业的鲜活案例。此外,河姆渡茭白市场、种子资源铺、车厩水库及山坑地块等点位也留下了调研组的足迹与思考。


上一条:史琰副教授应邀参加武义县政协举办的专题协商议政会 下一条:顾光同教授应邀为新疆阿克苏地区“千万工程”干部培训班专题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