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星期三)上午9:00-12:00,浙江省智慧农业生产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 “乡村治理” 专题授课如期举行,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钱志权教授担任主讲人,培训班60余位学员参与本次学习。

钱志权教授指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与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使命,乡村文化产业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他提到浙江发展乡村相关产业具备文化资源丰富、政策机制灵活、数字化基础良好的优势,但也面临资源开发同质化、基础设施薄弱的劣势,还存在文化挖掘深度不足、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季节性波动大、市场竞争激烈、土地政策受限及文化保护与商业化难以平衡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数字赋能(从直播到区块链)、文旅与艺术融合、非遗产业升级、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多元协作型人才培育等实践路径,强调 “浙江模式” 通过制度创新、文化 IP 打造、科技赋能和社会参与具备普适价值,未来需深化科技应用、推动乡村文化走向国际、优化政策引导并吸引青年返乡参与建设。

此次专题授课精准锚定乡村文化产业振兴核心,深度串联文化发展与乡村治理内在逻辑,课程内容兼具政策高度与实践可操作性。通过系统讲解,不仅为学员厘清了未来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实践路径,更强化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操能力,为后续浙江各地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共同富裕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