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库联盟成员单位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陈帅与南加州大学Paulina Oliva老师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张鹏老师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The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migr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于2022年2月在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DE)在线发表。JDE是发展经济学领域公认的国际Top期刊,位于经济学大类SSCI-Q1区,影响因子3.875。
◇全文下载:
Shuai Chen, Paulina Oliva, Peng Zhang*, The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migr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22, 102833, ISSN 0304-3878, https://doi.org/10.1016/j.jdeveco.2022.10283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7822000153)
◇论文简介:
虽然学术研究在不断地揭示出空气污染所引致的诸多健康问题和社会经济影响,但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污染测度各不相同,目前仍难以加总出空气污染的社会总成本。传统的Hedonic方法借助房价差异来反应人们对环境的支付意愿,是评估污染社会总成本的一种主流研究策略。但是,Hedonic假设完备的房地产市场和完全无限制的人口迁移却不适用于所有国家,比如中国实施房地产市场管制政策和户籍制度。特别是,人口迁移的成本大小将直接改变Hedonic的评估结果。因此,研究空气污染所引致的人口迁移问题,一方面能够揭示人们为应对空气污染损害而做出的半永久性防御性反应(semi-permanent adaptation),另一方面还能够捕捉Hedonic方法背后所隐含的迁移成本。
鉴于此,本文利用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范围、县级尺度上刻画了五年期的国内人口迁移,并且借助县域内(within-county)的大气逆温累积对空气污染水平造成的外生冲击,排除了其他影响人口流动的干扰因素,识别出在局部均衡意义上空气污染引致人口迁移的因果关系。研究结论不但证实了中国污染移民的存在,而且揭示出高知群体在其职业生涯早期会更为敏感。
本文是较早识别空气污染诱致了中长期国内人口迁移的实证研究。本研究的学术贡献在于,在环境经济学领域拓展了空气污染的社会负外部性,在劳动经济学领域则丰富了影响人口迁移的环境因素,同时还揭示了环境正义问题——低收入群体可能成为空气污染实质损害的主要承担者。本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空气污染的诱致性移民在国家层面改变了人力资本的配置状况,从而影响到整体经济效率;而高知群体更敏感的反应又在地区层面影响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定位和模式选择,部分大城市在地方抢人大战中已经打出了吸引人才的“环境牌”。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