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动态 >> 正文

江小涓:塑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2-03-24    作者:     来源:     点击: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至今已有20余年。“入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20多年来中国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为世界经济作出重大贡献。当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们又应如何看待中国未来的对外开放问题?

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

中国加入WTO以后,我们在对外开放中的获益和贡献十分明显。“入世”前一些年,我国的出口增速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相比基本属于同一速率,“入世”后,我国的增长速度大幅提升。加入WTO,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产生了产业规模经济,企业活力、员工竞争力等大幅提高,GDP增长率也在“入世”之后快速提升。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也增加得很快,2021年达到近20%。可以说,如果能打破对外开放中的制度性障碍,中国自身的竞争力是非常强的。而这些增长的背后是大量的就业、收入,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大量引进技术带来的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等一系列真实的改善。

对外开放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体制机制改革。外汇改革、外贸体制的改革、国有体制的改革、要素市场的改革等,都是先从经济特区开始的,新的体制表现好,就推广至全国,渐进式的开放推动着渐进式的改革。“入世”后我国用20年的时间,使对外体制在关税、非关税措施等方面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总体水平。

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双循环”良性互动

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对外贸易依存度与“入世”前后的10年相比已经回归到了正常状态。我们要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入全球化,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双循环”良性互动。这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作为大国对全球责任的担当。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生产要素占全球的比重都很低,只有劳动力占全球的比重较高,这时候我们可以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019年后,我国的生产要素占比结构已经完全不同,研发投入和投资能力的比重都超过了劳动力。中国下一步会怎么走?一定是非常重质量的发展,资金技术会大量输出,劳动力产品优势会下降。

第一,我国的石油、淡水和耕地是三个“短腿”,一定会进口,这是基本的规律决定的。对于这三项我们要做到“四个一点”,即国内开发强度再高一点、资源节约的服务再强一点、循环经济再加快一点、进口适当增加一点。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把“四个一点”中的国内开发、国内的节约使用和国内的循环利用再加强一点。

第二,中国需要融入全球的投资市场。2000年以后我国的海外投资量增长迅速,2021年中国吸引外资首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中国外资吸引力保持强劲势头,只要国内经济不出大的问题,这个趋势会持续存在。近两年,全球投资量的1/3发生在中国。当资金变得富裕,技术水平比较高,劳动力并不那么富裕,其他要素相对紧张,此时资金在国内大量配置,风险较高,收益相对比较低,“走出去”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

第三,数字经济为全球化带来新的机遇。我们的网络经济、数字经济非常发达,有的时候服务是无感的,所以天生就是全球化的经济,这也是我们特别突出的优势。

第四,营造稳定可预期的经济环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在新一轮复苏中,国际贸易、国际开发、国际投资是引领全球复苏非常重要的力量。无论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看,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在对全球开放的基础上,有三方面的稳定可预期与我国国内产业利益最相关:一是推动全球重要资源贸易环境的稳定可预期;二是推动全球投资环境的稳定可预期;三是推动全球数字贸易环境的稳定可预期。

塑造更高水平开放的国际环境

第一,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希望能够和数字时代全球化的节拍一致、方向一致。我们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特别是我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DEPA对数据流动、数字安全、数字本地化等方面的规定和我们目前的规定差距很大,但是我们依然申请加入。这足以说明,我国推进新一轮的开放和全球化,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的意向是非常明确的。

第二,现在中国已经成长为最大的出口国和贸易国,是位列前二的外资流入国和流出国,也是资源类产品的最大进口国。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国家,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无论是我方还是外方,都希望有可以预期的、稳定的环境和明确的规则,这将有利于我们自己,也有利于各国在考虑发展战略的时候能够积极地利用“两个资源”和“两种市场”,同时在发展和安全之间保持平衡。

第三,参与全球治理不仅给我国带来了显著的收益,也为全球消费者和全球市场带来了显著的收益。要明确新时代我国高水平开放的新诉求和新要求,统筹各个方面、各个渠道,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第四,中国已经是国际经贸环境的重要塑造者,一定程度上也是其他国家的“外部环境”。我们加强进口,全球进口市场就扩大;我们限制进口,全球进口市场就紧缩。我国具有日益突出的国际影响力,所以更要通过制度型开放,稳定全球预期,也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江小涓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上一条:全球视野下碳达峰碳中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条:《自然·气候变化》:用碳税保护低收入群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