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动态 >> 正文

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气候变化2023》

发布日期:2023-04-18    作者:     来源:     点击:

320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气候变化2023》(AR6 Synthesis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23),整合了2018年以来IPCC发布的3份工作组报告以及3份特别报告的结论,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和趋势、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和长期应对政策,以及近期响应措施,所有结果均在高置信度区间及以上。
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现状和趋势

1)全球气候变暖及原因。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与1850—1900年相比,2011—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上升1.1℃。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加,不可持续的能源消费、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变化、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与生产方式等因素在区域间、国家间和国家内部以及个人之间造成历史和未来贡献的不平等。

2)全球气候变化和影响。人类活动影响使大气、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发生了广泛而迅速的变化。人为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地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这导致了对自然和人类广泛而不利的影响,同时造成相关损失和损害。历史上对当前气候变化贡献最小的脆弱社区正受到不成比例的影响。

3)适应方面的进展、差距与挑战。适应规划与实施在所有行业和地区均取得了有效进展。但适应差距依然存在,在当前执行速度下,其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一些生态系统和区域已经达到了适应的硬性和柔性极限,一些行业和地区出现了不良适应。当前全球用于适应的资金流不足,制约了适应方案的实施,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4)减缓方面的进展、差距与挑战。自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以来,减缓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不断增多。按照2021年公布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数据推算,预计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导致21世纪全球温升超过1.5℃,且很难将温升控制在2℃以内。已执行政策的预计排放量与NDCs预计的排放量之间存在差距,资金流也达不到在所有行业和地区实现气候目标所需的水平。

2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和长期应对政策

1)未来气候变化。持续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导致全球变暖加剧,在纳入考虑的情景和模拟路径中,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佳估计值在近期(2021—2040年)将达到1.5℃。全球变暖的每一个增量都会导致危害多发并发。大幅、快速、持续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促使全球变暖在近期(2021—2040年)内明显减缓,并在几年内导致大气成分出现明显变化。

2)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对于未来全球变暖的任何一种趋势来说,其气候风险均高于AR5的评估结果,所预估的长期气候影响比目前所观测的影响还要高很多倍。气候风险及所预估的不利影响和相关的损失与损害将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而升级。气候风险和非气候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将产生更复杂且更难以管理的复合和级联风险。

3)不可避免、不可逆转或极端变化的可能性与风险。未来一些气候变化是不可避免和/或不可逆转的,但可以通过大幅、快速和持续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来加以限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发生极端和/或不可逆气候风险的可能性会增加,发生潜在极大不利影响的低概率事件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4)全球变暖的适应方案与限制。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当前可行、有效的适应方案也将受到限制,且其效果也会降低。同时,相关的损失与损害会随之增加,更多的人类与自然系统将达到适应极限。采取灵活、多部门、包容和长期的适应规划与行动,可以避免不良适应,并为多行业和系统带来协同效益。

5)碳预算和净零排放。控制人为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需要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前的累计碳排放和温室气体减排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可以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2℃以内。如果没有额外减排措施,现有化石燃料基础设施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将超过1.5℃温升目标(50%)下的剩余碳排放预算。

6)减缓路径。在所有的全球模拟路径中,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2℃以内均需要所有行业大幅、快速地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不同模拟路径的结果显示,分别到2050年和2070年可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7)超调:突破升温阈值和降温。如果全球变暖超过一个特定水平,如1.5℃,则可以通过实现和维持全球二氧化碳净负排放来逐步控制。与未越过目标的路径相比,这将需要额外部署二氧化碳去除,并将带来更大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问题。超调会给人类和自然系统带来不利影响(有些是不可逆转的),以及额外的风险,这些风险都会随着越过目标的幅度和持续时间而增加。

3近期响应措施

1)紧急采取综合气候行动。气候变化对人类福祉和地球健康构成了威胁。确保所有人都有一个宜居、可持续的未来的机会之窗正在迅速关闭。气候韧性发展将适应和减缓结合起来,旨在促进所有人的可持续发展,这得益于加强国际合作,包括改善获得充足财政资源的机会,以及包容性治理和协调政策(尤其是针对脆弱地区、行业和群体)。

2)近期气候行动的意义。大幅、快速和持续的减缓行动与加速实施的适应行动将减少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预估损失与损害,并带来许多协同效益,特别是对空气质量和健康。延迟的减缓与适应行动将锁定高排放基础设施,增加资产闲置和成本上升的风险,同时增加相关损失与损害并降低可行性。

3)跨系统的减缓与适应方案。为了实现大幅和持续减排,确保所有人具有宜居和可持续的未来,需要所有行业与系统之间进行快速和深度转型。系统转型过程中涉及大量减缓与适应方案的大规模部署。可行、有效且成本较低的减缓与适应方案已经存在,但在不同系统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4)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与权衡。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加快采取公平行动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减缓和适应行动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间的协同效益大于权衡取舍,两者均取决于行动实施的背景与规模。

5)公平性与包容性。优先考虑公平、气候公正、社会公正、包容与公平的转型进程,有助于实现具有雄心的适应和减缓行动,同时使气候韧性成为可能。通过增加对最易受气候灾害影响的地区与人民的支持,可以加强适应成效。将气候适应纳入社会保护计划可以提升气候韧性。多种措施可有效减少碳排放密集型消费,包括改变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对社会福祉带来协同效益。

6)治理与政策。有效的气候行动是通过政治承诺、协调一致的多层治理、体制框架、法律、政策和战略以及资金和技术支持来实现的。明确的目标、跨领域的政策协调及包容性治理过程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气候行动。如果可以将监管与经济手段进行推广与示范,将有助于实现大幅减排和气候韧性。

7)金融、科技与国际合作。金融、技术和国际合作是加速气候行动的关键举措。要实现气候目标,就亟需增加适应和减缓的资金投入。尽管有足够的全球资金来填补投资缺口,但在将资金转向气候行动方面存在障碍。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加快技术实践与示范的关键。还需要采取多渠道加强国际合作。


上一条:《自然·通讯》:中国上市公司价值链碳足迹研究 下一条:《2023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