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著作 >> 理论文章 >> 正文

徐达副教授等撰写的理论文章发表在《农民日报》上

发布日期:2023-07-01    作者:     来源:     点击:

71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徐达副教授和钱志权副教授撰写的理论文章《农民日报》第5版三农论坛上。原文如下

 

讲好“千万工程”故事的浙江探索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二十年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实施“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数据赋能,散点聚合,建立多角度、系统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图谱,确立国际传播议题主体。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不仅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将为世界各国共谋绿色发展之路,要以其为立足点,找准议题共同点。一是聚焦生态环境治理典型,全方位展示浙江实践。以“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为契机,从政策成果、案例成果、研究成果等角度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专题展示活动,以增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规律性认识为目的,充分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的优势,重点展示高水平推进城乡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成果及生态治理方案。二是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成果,系统性传播浙江声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以文旅科技、美学艺术、创新创意产业新业态深度融合为切入点,突出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理念及全社会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抓住杭州亚运会机遇,向国际开放绿色低碳工业产业园区参观展示,同时加强数字技术在传播领域的推动作用,规范数字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方式。三是聚焦自然和谐人居环境,多元化打造浙江形象。持续扩大湖州作为全球唯一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影响力,以国际视野打造浙江生态文明国际话语体系。推动“千万工程”建设全面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特色优势生态产业培育与数字化技术接轨,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基地,持续输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探索实践。

  技术赋能,多维展示,打造跨次元、多领域互动展示空间,构建国际传播多元渠道。通过数字孪生、建模仿真等技术构建美丽乡村建设场景,全面展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线下沉浸式体验与线上虚拟现实展示方面的突出优势,放大生态文明成果的宣传影响力。一是丰富多样化体验展示活动,活化线下宣传场景,构筑具有吸引力的线下宣传空间。联动开展“千万工程·美生态文明展”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为突破口,从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思想等角度,进行科普式教育宣传。各地乡村依托乡村礼堂等公共空间,结合自身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进行数字化展示升级,以“生态展”为触媒,促进乡风文明宣传、形成“生态游”热潮。引导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开发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游戏体验、科普教育、观影宣传场景,提升基地吸引力。二是创新互动式虚拟展示活动,增强线上宣传场景,营造全维联动的线上宣传空间。打造生态文明成果展示“云空间”,开展“千万工程”线上巡礼。通过元宇宙互动交流空间与短视频、文字内容的相互嵌套,串联各项生态文明成果宣传。组织相关活动,将线下生态产品消费券、生态旅游优惠券等消费活动与线上抽奖相结合,促进“线上+线下”双向赋能,激发线下生态消费热情与线上宣传活动热度,将线上详实的宣传资料与线下的展示场景结合,补充线下专业讲解缺位,引流线上平台。积极开展生态企业线上宣介会,打造企业元宇宙宣传空间,集聚生态企业优秀产品,提升生态企业知名度。三是推动形成宣传合力,构建升值赋能的品牌宣传空间。积极培育“浙生态”品牌,对浙江生态企业的产品进行生态效益核算,将数字文娱产业融合生态文明成果,巩固用户群体和粉丝基础,塑造“IP+生态”新模式。加强文明建设成果宣传,充分应用“谷小雨”文化代言人身份,为自“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代言,走入美丽乡村生态文明示范区,融合综艺、影视剧等,放大宣传效应。

  思维赋能,升华能级,建立体验式、国际化融媒体传播矩阵,创新国际传播叙事技巧。讲好生态文明故事是创设生态文明国际传播议题叙事技巧的根本,要以矩阵式、数字化逻辑指引生态文明成果宣传创新方向。一是关注Z世代(新时代人群)主体叙事特征,构建“生态+”传播矩阵。引导Z世代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鲜明地展现浙江“千万工程”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建立元宇宙生态示范试验基地,开展“‘千万工程’青年说生态”活动,以高校学生为起点,带领Z世代走入千村万户,把握Z世代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差,打造青年意见领袖,共创生态宣传语境。运用“生态+文娱”传播模式,以“单一场景应用+IP联动”或“单一IP+复合技术联动”形式,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通过数字文艺作品、影视作品、娱乐节目等文娱渠道进行传播。二是把握数字技术发展优势,夯实生态叙事主导地位。充分利用杭州亚运会国际传播通道,将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信息、产品植入亚运赛事。加快数字传播平台建设,聚合各零散端口,聚焦“一国一策”“一人一策”,面向国际生态组织、社群针对性聚力传播。三是利用多端口多平台接入,构建多媒体联动叙事机制。以“潮新闻”为主平台,接入文字、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渠道,主动发力形成宣传热点,构成“文、音、图”兼具的传播矩阵,各地市新闻媒体为次平台,扩大传播、跟踪报道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作者徐达、钱志权系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一条:徐达副教授在中国农网国际版上发表全英文理论文章 下一条:张永亮教授的理论文章在《浙江日报》发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