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科技特派员、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生态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蔡碧凡主笔撰写的《关于开化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一文,得到衢州市开化县委书记的肯定性批示,认为该调研报告有深度,转请分管副县长就此报告举办头脑风暴专题会议,梳理出工作清单形成闭环管理并落到实处。
枯枝根雕创5A级景区、钱江源头建国家公园、百万年薪招导游、西湖醋鱼换成开化清水鱼、365微推全县上下干部一起推、开化文旅局长“卷”起来为家乡代言……开化县近些年在文旅产业可真用心真用力,成果显著,频频出圈。开化地处浙江西部,是钱塘江的发源地。早在1997年,开化便提出“生态立县”的战略,用90%的县域面积来保护生态,用10%的县域面积聚集二三十万人的生产生活。这20多年来,开化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并成为浙江首批25个全域旅游示范县之一。开化县委书记夏盛民始终看好文旅产业在开化的发展潜力:“开化是一个山区县,农业、工业发展都有限制,旅游业却可以做到无穷大。” 但是,开化文旅产业的发展一直处在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开化周边有很多非常著名的景点,如淳安千岛湖、安徽黄山、西递宏村,江西婺源和三清山等,而开化以往在旅游线路上的定位是一个用来过渡的地方。游客很少把开化当作专门的旅游目的地,往往短时间停留,稍微歇歇脚,便赶赴下一个景点。开化县文旅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让游客多逛一会儿、多住一晚、多吃一点、多买一些,成为新时代疫情后的重要课题。
我校生态文明研究院蔡碧凡副教授,借助浙江省科技派员的派驻机会及挂职开化县文广旅体局的工作契机,从今年2月以来,组建团队深入乡镇及景区景点一线,展开调研和座谈,最终形成文首提到的报告。该报告在分析当前文旅发展新方向与新趋势、开化文旅所处激烈竞争环境的基础上,认为开化县与文旅发达县市(区)相比,与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相比,与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性、主导性产业的目标要求相比,突出存在品牌不够响、产品不够新、服务不够全“三不够”以及缺人气缺保障缺人才“三缺”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文旅产业高质量的发展建议,具体包括以下几条路径:第一,强力融扩两大朋友圈:“三省六县”边界朋友圈、国家公园联盟朋友圈;第二,持续打响三张牌:钱江源生态牌、“根茶纸砚瓷”非遗牌、浙西中心红色牌,唱好源头调、念好山字经、做好研学游,引进滑雪温泉 “一冷一热”旅游产品,打破开化冬季旅游产品短缺局面,实现红色旅游、夜间旅游“一红一黑”互促局面,让来开化的游客呆得住、有体验、玩得好;第三,实施五大行动,包括串珠成链行动、酒店景区提质行动、旅游+和+旅游融合行动、立体营销行动和数字赋能行动等。
据悉,该调研报告是由开化县文广旅体局牵头,在县经信局、县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和乡镇(办)的配合下,通过资料阅览、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邀请浙江农林大学专家团队围绕“如何实现开化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把脉问诊所形成的成果。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合作处严少君副处长、吴一鸣副处长,园林学院赵宏波院长、陈审声书记,竹子研究院余学军副院长、高培军教授,艺术学院王丽教授,生态文明研究院李健教授和孟明浩副教授等专家参与了调研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