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首席专家、执行院长孔凡斌教授团队完成的学术论文《大别山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时空演变及情景预测》在浙大一级期刊《经济地理》2023年第9期正式发表。
文章以大别山区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在内的县域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揭示2000—2020年大别山区自我发展能力演变的时空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影响县域自我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利用SD模型对大别山区县域发展能力进行仿真预测。研究发现:首先从时间演变趋势上看,大别山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整体综合指数偏低,呈现缓步上升的趋势,且各个县域内“非均衡性”现象突出。从自我发展能力的4个维度上看,片区间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差异最大;其次从空间演变趋势上看,大别山区县域发展能力整体上在不断增强,但存在一定差距,呈现由西南向东北变弱的演变趋势;再次,从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看,外部资源支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因素对县域自我发展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气候条件对县域发展能力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从优化路径看,稳定现状型和经济发展型路径在整体发展能力方面表现较好,县域综合发展能力指数最高,但在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存在较大不足,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指数较低。
文章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提出以下建议:一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立足于大别山区县域实际情况,依托巩固脱贫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好顶层设计,主动谋划脱贫地区共同富裕建设发展规划,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新格局。二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依托各个县域单元资源要素禀赋,依靠片区丰富的农林资源,重点发展特色农林产业,实施富民资源产业发展工程。三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率先推动生态共富。要在大别山区积极探索生态共富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持续加大生态脆弱的脱贫地区重要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优先实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国家工程,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产品的高质量持续供给能力。四是优化大别山县区自我发展能力路径。在经济聚集能力方面,需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当地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社会发展能力方面,需要注重人力资本的培养和发展,提高当地的教育和科技水平,增强人才吸引力和创新能力。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方面,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土壤保持率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上,需要继续注重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提高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能力水平,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