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院要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彭庭松副教授的作品发表在《钱江晚报》上

发布日期:2022-09-04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生态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彭庭松的作品《杭大路,西溪路,唯有情如故》发表在《钱江晚报》上。

 

浙大、杭大、浙农大、浙医大四校合并二十多年了,位于曙光路和天目山路之间那条直通浙大西溪校区的路,依然称作杭大路。

19994月,我住杭州大学招待所,准备研究生复试。腰间BP机响了,忙出杭大正门,穿过天目山路,前行50米左侧发现小卖部旁有电话,不由分说,急着回电。得知女儿出生,母女平安,便长舒一口气。小卖部老板笑了,说:“恭喜!小伙子,为人父母不容易,电话费就收一半吧。”连声道谢后返回,发现路标上赫然写着:杭大路。

从此我便与杭大路结缘。情之所系,往往触怀。不长脚的时间过得飞快啊,杭大路两边常去的地方,已然成为前尘旧影。

我念研究生时,中文系还在东一教学楼,最靠近西溪校区正门。系会议室墙壁上挂满了本系学术泰斗的画像,记忆中有姜亮夫、夏承焘、任铭善、王驾吾、胡士莹、钱南扬、孙席珍、蒋祖怡等。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每每对着画像,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系秘书郭昊是著名文字学家郭在贻先生的公子,他见我们眼神有些过于崇拜,便微微一笑,胖脸上眯出一道可爱的缝,说:“这些人我都熟悉,大多住在杭大新村。”

杭大新村的门牌号是西溪路56号,位于杭大路和西溪路的交汇口。新村面积不大,大概五六十亩,闹中取静,树木掩映,枝桠一半伸向杭大路,一半眷恋西溪路。里面有些俄式小楼,那是郭昊父辈们曾经住过的地方,外人称之为专家楼、教授楼。后来陆续建起的商品楼房,都用来供在职教师住。

学生们经常要去看望老师,讨教问题,所以新村和学校一样,成为求学生涯的重要景观地。徐步奎(徐朔方)先生也曾住在此,他带研究生,喜欢在散步锻炼中进行。清晨或日暮,师生相约从杭大路出发,入黄龙洞,爬宝石山,一路聊天讲学,先生汗少,弟子汗多。弟子被问得紧张,深感汗颜,自然要多出一层汗。我读徐先生弟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项裕荣教授忆师记,言及在严师逼问下的窘状,不禁要发千里一笑。先生此法,可命名为脑体并用教学法,或者干脆就叫知行合一教学法,项教授以为然否?

杭大新村里面是一派书卷气,新村外面、杭大路东边的西溪路则是烟火气和市井气交替。靠近杭大路边,有个名气很大、人气很旺的留学生食堂,开始的时候,就叫留园,后来许是怕苏州那名胜兴师问罪,就改成寻常百姓家的命名,简称“留食”。里面的食客,中国人远远多过留学生,这名字也就越来越名不副实了。食堂定位很准,小锅炒菜,厨师不赖,价格高过学校同类,又远低于街面饭店,穷学生们一跺脚,吃一顿也不是太难。菜名菜价都写在墙壁的黑板上,全然是八九十年代平民的作风。堂内桌子摆得密密麻麻,依然是座中人不空。后来的食客还要耐心排队取号,等着前面的人吃完收拾好,才能填补上去。越是这样拥挤,生意反而越是火爆。聪明的,请告诉我,这在心理学上该叫个啥现象。

有天晚上我在那里等着上菜,看见清瘦精神的龚延明教授也来了,大为惊异,我印象中大教授不会到热闹地吃饭的。不容细想,立马上前招呼,并请龚老师和我坐在一起。龚教授看着我眼熟,一时又叫不出名字。我赶紧自我介绍,并告诉龚老师:“两年前我曾选修过您的科举与官制课,在图书馆那里上的。”那时选修这门课的人并不多,也就我和他的几个弟子,龚老师为了取书的方便,将课程安排在古籍部旁边的一间办公室里。龚老师为人和蔼,诲人不倦,胸藏万卷书,专攻已至炉火纯青。所以讲课能深入浅出,三五两句,直击要害,听者恍然大悟,不觉有歌之咏之,舞之蹈之之感。

龚老师想起来了,哦了一声。并热情问我:“小彭,现在忙什么啦?”我趁势汇报了近期论文的构想,并再次向他讨教了有关职官问题。这段简易的晚餐就像是课堂的挪移,腾腾热气满室萦绕,饭菜的香味不敌书香,这样的景观不说是绝无仅有,在别处难得一见那是肯定的。饭毕课完,师生相视一笑。龚老师说:“饭菜不错,经济实惠。比家里自己烧贵不了多少。我经常来这里吃,主要是时间宝贵,外面吃点,省事。”告辞时,我目送老师健步如飞走进杭大新村。抢出时间,做出学问,今天回味老师矫健的形色,我有点明白老师为何硕果累累了。

我没想到“留食”能留下将近二十年,也没想到它会因为居民举报噪音和油烟问题而停业。2019年12月1日,留食最后一天营业。经理徐女士踱步环视,眼眶湿润,她从开张一直干到此刻,现在竟是要将食堂和一段难忘的岁月一起告别,情何以堪!她说:“突然说要关闭,我心里还是舍不得。”

连接杭大路和保俶路,挨着杭大新村东西走向的那条横街,大概600米长,是西溪路的一段。和围墙内的杭大新村书香人家不同,这街上是典型的巷陌生活、市井繁华。

市井有的喧闹西边从方林富炒货就开始了,由于炒技高超,又占地利,这炒货店生意是异常的好。没见过他家声嘶力竭地叫卖,人流却源源不断。花生、板栗、葵花籽、西瓜子、蚕豆、核桃等,在热锅里过了一遍,香味四溢,撩人舌尖。那些果实在田间地头是生命力,变成炒货后,转化为诱惑力。每次路过,喉咙咕咚一声,但又实在看不起那些土货,便将钱包压实,坚定地走过这飘香区。看着城里的人谈恋爱,无一不是从嗑瓜子开始,刹那间明白炒货市场为何广大了。

由西往东,街两边应有尽有。古人有诗云:“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用来形容这西溪路情貌略似。真有人在路边摆摊卖鱼,小卖部街上到处都是,买包烟和盐极为方便。至于那布帛,看看满街上的裁缝店和韩大妈丝绵广场便可感知。到了夜晚,还有服装夜市,延续着白日的喧闹。有同学经常去逛,回来除了炫耀自己的砍价水平外,还压低声说,故作神秘地说:“你知道吗?我今天还看到某老师夫妇俩也在那儿逛,手牵着手,真叫人羡慕。可一见到学生,就迅速松开,不好再罗曼蒂克了。”

“留食”未开前,这街上的小饭店生意也是出奇地好。无论到里面去吃碗面,还是合伙炒几个菜,消费不论多少,服务总让人觉得春风拂来。近朱者赤,邻芝兰之人自芬芳,身处文教区,服务员无论从外表还是言谈上,都显得得体,像是天生的学生之友。娇小玲珑的服务员倒好开水,端来葵花籽,微微欠身,说:“请各位稍等,我们很快就上菜。”兴致盎然的我们,以水当酒,先碰杯渲染气氛,将葵花籽先想象成是方林富家的,然后再幻化为花生米,哈哈一笑豪气来,这便是酒未端上人先醉了。

能给人带来方便的还有各种修理摊儿,特别是修鞋和修拉链的。那时买双温州的真皮鞋不容易,狠心从解百花几百元买来双脚下门面,生怕会穿坏,便到这里来钉个鞋掌。鞋掌多是铁皮,钉上后响声就有了金属的质感,有助于增长自信。穿着回寝室,其声在下,室友“哇”地一声,然后异口同声地问:“到哪里买了这么一双假鞋?”

今天裁缝、钉鞋掌、小修理等行当基本销声匿迹,我们在大方消费的同时,再也体会不到珍惜呵护的情感。网商的热闹始料未及,街面的安静猝不及防。有时候走过大街小巷,恍若隔世,“市井无声百贾饿”,但愿不要苦了那些开实体店的了!

彼时西溪校区附近多书店。东侧门有个特价书店,后来围墙整治,顺保俶路路而上,开到海洋所旁边去了。北后门卫生院围墙外,原也是有个书店,一边悲壮地卖着杭州大学出版社的书,一边时髦地卖着考研、考级的复习资料,记得吴熊和先生的《唐宋词通论》我在这儿又买了一本。

此外,每到黄昏散学,北门外都会定时出现书摊,5到10元一本居多,摊主是戴着极为精致眼镜的女孩,夕阳返照在她的镜片上,碰出一道强光,她依然微笑着,坚信着知识的力量。不多久,她便在体育场路上开起了唐风书店,夕阳再也照不到她的镜片了,她依然微笑着坚信知识的力量。

沿着北门文三路东走二三百米,浙江教育学院旁,就是著名的枫林晚书店。文史书卖得够多,环境也好。天气热了,我有时候去里面蹭蹭空调,坐在一尘不染的桌边看上2小时书。临走的时候,觉得过意不去,还得跟老板撒个谎:“不好意思,忘记带钱了,本来是想买两本的。”在它对面不远,还有一家外文书店,因为六级老不过,竟然将它当作庙宇,虔诚地去过那么两三次。

回到南大门。离大门二三百米的杭大路左侧,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联书店。三联不是发票,而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者的联结。书多的时候,这书店一点都不亚于枫林晚,而且名气也大得多,又离中文楼近,所以我们光顾的次数也多。三联书店比较重思想启迪的书,商务印书馆的特别喜欢卖。而且,书店和讲座结合,三联也是比较早采取这种营销模式的。有一次我看到汪丁丁的讲座海报,便回来问学经济的,丁丁是谁?经济同学圆睁双眼,怒问:“汪丁丁你竟然不知道是谁?My god!他竟然不知道汪丁丁是谁!”因为汪丁丁,我被学经济的同学公然失望和鄙夷了一回。

有一次书店来了一批《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作者是周一良先生,封面题签是“九十老人弢翁”。版本竟然是1985年版,定价3.30元。由于书装帧有些问题,后面很多页码倒装了,所以书店原价卖出。我拿在手上犹豫不决,坦率讲,书倒装不是问题,看的时候倒过来看就好。关键刚上研究生,因为看不懂里面内容,就不想买了。这时候,同在店里面看书的韩泉欣老师走过来,说:“这本书还是很有学术价值。这个价,买一本值。”

韩老师刚给我们上文学批评史课,课堂上主要讲陆机的《文赋》、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条分缕析,逻辑严密,让我感悟到古代文论还是有理性的一面。我忙问韩老师,这弢翁是唐弢吗?韩老师一向严肃,这时候他笑笑摇了摇头,告诉我这是周一良先生的父亲周叔弢。接着他还给我介绍了周一良先生的一些情况,让我大开眼界。后来我读周一良先生《毕竟是书生》时,每每会想起这次和韩老师的交谈,更增加了许多体悟和感慨。

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后来三联书店竟然关闭了,这让我们颇为惆怅。再之后,原地继起的是文史书林,卖的书就多而杂,品位下降了许多,我们自然就意兴阑珊了。再后来时代滚滚浪潮奔涌而来,即便是有品位的书店也成“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了。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这世界如同崔健的歌声,确实有时候会让人迷茫。我感动杭大新村的书香聚居以及一墙之外的市井生动,如今这一带已然成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这也意味着有些场景要变得遥远而不可恢复了。我怀念西溪校区当年被书店包围的情形,因为这包围,校园更像是精神堡垒。而现在的校园周边呢,饭店、旅馆、奶茶店,凸显出校园就是个消费大市场。人文退却,让灵魂几无藏身之地。

每次去杭州市区,经过杭大路时,我总要拍摄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那些离开许久的外地同学看到后,不觉都要心起涟漪。时间在改变一切,往事如风转头空,唯有情如故。        

上一条:沈满洪教授做客学习强国思享会第二期 下一条:贾爱玲教授和陈真亮副教授分别当选杭州与丽水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