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生态文化研究所徐鹏飞博士接受《潮新闻》采访,详细讲述了遂昌县乡村振兴分类底图的绘制过程,并从基层视角就如何发挥科技助力,促进乡村振兴进行了介绍。
2022年,浙江农林大学与遂昌县开展“全校服务全域”战略合作,我校举全校之力,服务遂昌全域,选派3名教师赴遂昌挂职;2023年度,在遂昌县委县政府的统筹领导下,我校园林学院城乡规划学科组织30余名师生团队,启动了涉及遂昌201个行政村、1640个自然村的乡村振兴分类底图绘制工作。
通过“以数绘图、图库结合”的形式,形成了数据“包容共享”,信息“迭代更新”的遂昌县“村庄基础数据库”,信息“可查询、可编辑、可共享、可更新”。同步编制形成一套“村庄基础图册”,融合了乡镇层面、行政村层面以及自然村层面村庄信息,涵盖各个村庄多方面发展信息,通过“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三大维度数据,为各乡镇、村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利用建立的数据库,结合县域现状特征与发展态势,通过多维度评价模型选取七大方面指标分析优化、加权计算得出“村庄发展指数”,综合反映村庄发展现状和潜力。根据指数和村庄发展状况及需求划分为特色保护型、城郊融合型、搬迁撤并型、整治提升型、集聚建设型等类型,搭建“乡村振兴分类底图”,为后续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提供重要参考,实现一张底图绘全局,一套数据理家底,一个指数判潜力,一本图册供决策。
徐鹏飞在采访中表示,该工作成果不仅是一份图册、一个指数、一种分类,还是能实时更新、智能分析的“宝库”。以数据库为底,叠加不同的应用场景,就能为部门生成个性化报告、提供决策依据,真正实现“数智化”决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