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院要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陈真亮教授做客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解读绿色“俊鸟”如何飞得更高

发布日期:2025-08-19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生态治理所所长陈真亮教授应邀做客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解读绿色“俊鸟”如何飞得更高。8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20年前的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今年全国生态日的主题。


关于“回望20年,如何理解两山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陈真亮教授认为:两山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是相互支撑、相互成就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中国发展道路的核心逻辑。本质上,这是一场发展范式与文明范式的共生变革。从价值目标看,两山理念是发展观、生态观和文明观的全新升华;中国式现代化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五大特征之一,体现了两山理念从实践升华为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绿色发展已成为浙江乃至中国最鲜明的发展色彩。可以将两山理念理解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操作系统,它既设定了生态底线和红线,也提供了发展动能与转化路径,同时重塑了各方面的发展逻辑。


就“如何评价杭州、台州的相关立法事件”问题。陈真亮教授指出:杭州的立法是全国首部以“生态文明之都”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面向超大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系统治理。台州的立法是全国首部海洋生态法规,将联合国地球卫士奖项目“蓝色循环”模式制度化,有助于应对全球海洋塑料污染。两地立法体现了问题导向、制度创新和法治保障的思路:精准聚焦难点和痛点;鼓励基层首创并提炼固化经验;强调法治的硬约束;为全国探索提供示范,形成宝贵的地方立法样本和先行先试经验。

关于“未来如何让绿色生产力飞得更高”。陈真亮教授提出:未来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力:“吃得少”——技术创新:突破绿色发展瓶颈,从源头降低资源消耗。

“产得多”——数字赋能:利用人工智能优化能源调度,应用物联网提升废弃物循环效率,实现每度电、每度水、每克塑料的绿色附加值倍增。“飞得远”——法治保障与市场机制:通过法治和市场支持,让绿色企业获得实质激励,形成“减碳即增值”的正向循环。


下一条:沈满洪教授接受农民日报采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