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院动态 >> 院内活动 >>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3-05-20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18日上午,浙江省生态文明智库联盟主办、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承办的生态文明建设前沿论坛成功举办。学校沈希校长致辞,会议由浙江省生态文明智库联盟理事长兼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沈满洪、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执行院长孔凡斌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李周研究员、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教授、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刘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研究员、南开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徐鹤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智库中心主任林震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杨朝霞教授应邀做主旨报告。

 

沈希校长代表学校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嘉宾和老师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区域特色鲜明的生态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他指出,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时做出了“生态省建设,林学院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学校始终牢记重要嘱托,将“生态”二字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全过程。高水平建设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是学校促进“生态”成为办学“底色”与学科“亮色”的关键之举。他希望通过论坛全面推动智库联盟成员之间的互学互鉴、交流合作、共同发展,进一步提升智库联盟的学术影响力、政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努力在浙江省奋进“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中贡献智库联盟的智慧和力量。

沈满洪理事长对潘家华学部委员等对生态文明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论坛成为凝聚智库联盟各成员单位的纽带、加强跨学科的交流与对话,深入学习与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相匹配的高显示度研究成果。

 

潘家华学部委员带来了《生态文明发展范式的经济学理论问题》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从工业文明进入到生态文明,这将给能源、生产、消费、市场、分配、技术等带来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需要经济学理论范式实现从工业文明转变为生态文明的转变。这需要经济学在以下领域做出探索与创新,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价值理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理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中性经济增长理论,“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福祉理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生态(安全)底线理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生命共同体理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目标函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自然修复优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生态地缘政治经济学,“自然参与分配”分配理论等。

 

李周研究员的演讲题目为《生态价值实现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他在回顾从森林作用的货币计量到生态系统服务估算的历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价值实现的若干理论观点。比如由于公共产品属性,生态可以以产业方式办,但不宜产业化。要明确区分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只有所有生态功能全部提供生态服务的状态下,生态功能才等同于生态服务。生态价值实现决定于国民的素质和支付能力。生态服务的可交易性必须不断地拓展,比如“湿地银行”把原先做不成的事情变得可以做的事情。要创新生态投资回报方式,使生态投资者可以用其他方式而不需要通过生态治理成果得到投资回报。创建人人为生态治理履责的社会环境,使得越来越多城乡居民有参与且有支付意愿参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

 

诸大建教授做《双碳目标:中国下一个40年的倒U型变革与创新》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在2030年以前,碳效率和低碳的技术起主导作用,在2030年到2050年之间,主要是零碳的技术、能源替代技术起主导作用,在2050年到2060年之间,去碳化的技术将起主要作用,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碳中和。中国的双碳创新低碳、零碳和负碳三种碳创新技术和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四大领域构成的二维矩阵的系统创新。他还强调了颠覆性技术创新在双碳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刘亭主任做了《两山理念与生态经济》的主旨报告。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是就过程而言,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加工业、生态旅居业等生态经济的优势。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就结果而言,是要发展生态经济。他指出生态文明有三重奏,第一重是生态环境的价值化;第二重奏也就是出于对未来可持续发展前景的担忧,而产生的对当前经济开发和生态损害行为的自我约束;第三重奏是指生态文明又进一步跳出了人类自利的视角,而从整个地球生命体的角度来看待,三者次第演进、不断升华,但在一国的同一时期,他们是并行不悖的。他还强调了“两山”理念落地要靠生态经济,生态的价值转化不但促进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可以有效帮助缩小城乡地区不同群体的差距。

 

常纪文研究员做《加强党内生态文明法规的研究和创新》的主旨报告。他指出生态文明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生态文明党内法规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建设的规范化和权限的明确性不够,体系的层次性和法规的专门性不够,适用的涵盖性和内外的衔接性不够,需要予以解决。他强调,加强党内生态文明法规的研究和创新首先需要统筹规划,开展生态文明党内法规的系统性和规范化建设,其次需重点建设,分级分领域制修订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的专门党内法规,此外要全面融入,将生态文明要求分解到各级各类的相关党内法规及支持与保障的党内法规中,并且要厘清关系,加强与国家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衔接和协调。

 

徐鹤教授做了《“循环经济”助力碳中和》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提升内循环效率,减少稀缺原材料的对外依赖,有助于实现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减碳要精准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战场。他强调循环经济助力碳中和要明确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林震教授的演讲题目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元制度保障》。他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遵循绿色发展和绿色治理两大指导原则,党章和宪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了元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元治理范式。他强调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升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发挥生态文明制度的优势,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效能的现代化。

 

杨朝霞教授做了《中国环境法的代际发展:从1.03.0的飞跃》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中国的环境法实现了从1.03.0的飞跃,环境法1.0是以环境保护观为指引,环境法2.0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引,环境法3.0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引,环境保护法向法典化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锦上添花,意义深远。此外他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建议,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研究,明晰林草事业的主阵地地位,树立林草复兴的雄心,加强生态立法,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监管体质改革,推进中国环境法的代际进化,要强化生态文明法治专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两山转化与绿色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工业大学全球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浙江财经大学绿色管理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院、丽水学院中国(丽水)两山学院简介、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浙大城市学院杭州双碳研究中心等浙江省生态文明智库联盟15家成员单位的负责人、智库秘书,浙江农林大学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了论坛。                

上一条:溯源新思想“很高境界的富”磐安理论研讨会成功举办 下一条: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举行省级新型智库建设发展规划专家咨询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