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文明研究院首席专家、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王旭烽教授就《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接受浙江新闻客户端的专访。
王旭烽在杭州长大,在杭州求学、工作、成家。多年来,她一直用笔书写杭州的美与过往。她笔下的作品也呈现出一种厚重的史诗品格。
“江南首先是我的故乡。”王旭烽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她总是浸润其间,互为一体。江南对于她来说,更是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所以审美地面对日常生活,这是王旭烽的‘江南观’。”
比如在《望江南》中,她借着主人公杭嘉和之口说,能在西湖边喝一杯茶,就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在王旭烽眼中,西湖是诗意的栖居地,它也代表着无边的乡愁。而当特属于杭州的龙井茶和西湖相碰撞,便产生了独特的江南意蕴。“龙井茶的特点是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它的品鉴哲理是‘无味之味至味也’。”王旭烽说。
康熙年间,钱塘诗人陆次云品饮西湖龙井后,在《湖壖杂记》中写道:“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旧时士大夫饮茶,追求的是茶的清香,味的淡雅。他们眼中的好茶味,并不是震撼的浓烈霸道,而是同“太和之气”一般的隽永飘逸,又如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无味之味”。
这种味,同老子所说的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恬淡为上”实为异曲同工。无味处为真味,就是物质的自然之味,它也构成了其他味道的基础。
这种美学理念,正是一种江南的诗画意蕴。
或许因为大学时学习的是历史专业,在王旭烽心中,杭州的历史人文气息,总是格外吸引人。于是当朋友远道而来,她会选择带他们去那些不怎么热闹,却有人物和故事的地方。比如她曾经带王蒙先生去净慈寺和章太炎纪念馆游玩。“1999年,我还带着陈忠实先生逛杭州,我们去了西泠印社、于谦墓祠,还有蒋庄。陈忠实先生非常喜欢于谦祠。”王旭烽说。
最近,王旭烽正在写一本新书,叫做《吴越王》。这是一本写吴越国三代五王的历史随笔,为此王旭烽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她对江南的历史认识也有了新的看法。
“钱俶领三千吴越王族精英,乘舟一千多艘,北上汴梁,把江南文化整体迁移中原,北宋王朝深受吴越国文化的影响。”王旭烽说。北宋时期忠于国家的精神、广为流传的佛教、丝织业的繁荣以及普遍的家训之风,其重要精神遗产,离不开吴越国的奉献。“吴越时期,杭州成为首都,城市格局得以定型。今天我们向海外拓展的开放精神,也是吴越国时期就有的。”王旭烽说。
特别是吴越国最后一位君主钱俶,在太平兴国三年,入宋朝觐见,献两浙十三州一郡归宋,吴越国灭。对于钱俶来讲,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历史上虽然只留下了“俶举族归于京师,国除”几个字,但这个顺势而为的举措,避免了百姓流离,让吴越国这一块文化高地得以保留,吴越文化能够顺利延续至北宋,乃至影响今天的浙江——
从最早的“士族精神、书生气质”,中国文化典雅精致的代表,再到如今海纳百川、聪慧机敏、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现代品格。吴越文化也成为了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风云激荡的近代中国,绍兴能够走出鲁迅、秋瑾、范文澜、蔡元培、竺可桢、朱自清等等这些影响甚远的人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天,王旭烽还能感觉到一种浙江活力。“比如温州人,我所接触过的温州同学、朋友、企业家,他们都有一种敢闯、敢做的精神”。王旭烽说。温州山水奇崛,一方山水也养成了一方人的特性。和杭嘉湖平原上低调的商人不同,温州商人用张扬的性格走出山区,他们在外面会抱团生存。他们精明,但待人接物时却会选择让双方都舒服的方式。
“我觉得这就是浙江人的‘精明’,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王旭烽告诉记者,她记得小时候过年时,乡下亲戚的大人会烧一盆鱼或者一个大猪蹄子供品起来,这盆食物只能看不能吃。后来,她再去乡下的亲戚家,发现他们会用烧过的木鱼或木猪蹄替代,不浪费食物的同时,也能发挥这盆食物的作用。这是一种好的“精明”。
【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人物山川】
22年前,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中的前两部《南方有嘉木》与《不夜之侯》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2年后,她又再度以新书《望江南》描绘自己心中的杭州、西湖还有茶人茶事。
在王旭烽的家中,有一个专门的架子,存放着各色各样的茶具。其中,有一把黑色的大陶壶,是她最喜欢的。这是一把民国时期的来自乡村的标准的瓦壶,是上世纪90年代,她的一位作家朋友从金华帮她收来的,那时候花了几百块钱。古代诗歌中常载,用瓦壶煮泉水,再用此水泡茶,味道极好。有时,她会拿着这把瓦壶去课堂,作为经典茶器向学生介绍。
王旭烽喜欢吃的炒二冬,也是杭州的一道特色名菜,属于冬令时菜。每年临近小雪时,老杭州人就把当地生产的长梗白菜买回去,在马路边晾晒几天,等到青叶微微发黄的时候,再把这些叶子放入大缸。先铺一层叶再撒一层盐,用脚踩实,循环往复,直到把大缸塞满。最后用一块儿石头压住。20天后,让人心心念念的冬腌菜就做好了。此时配上刚出土的冬笋,就做成了“炒二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