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彭庭松的书评《娓娓不倦说吴越——<读懂吴越国>评介》发表在《今日临安》锦城书会专栏上。
时光荏苒,转眼临安区社科联成立近五年了。五年来,区社科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的重要论断,对五代吴越国历史文化始终高度重视,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读懂吴越国》就是其中重要成果之一。本书由周忠辉、朱李靖主审,陶初阳主编,王长金、朱晓东、许锦光、钱忠英担任编委,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
《读懂吴越国》立足社科普及,采取宣讲形式——不妨称之为宣讲体——来构建全书体系。全书分四编,主题分别为“三世·五王”“史海·掌故”“细节·智慧”“家训·家风”。每编下面分若干讲,共计39讲;每讲后还附有“解读”部分,要言不烦对本讲内容和特色进行评述,特别凸显其现实意义,这为传统文化进一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启迪。四编之后有附录,对正文论述中提到的最重要资料予以罗列,以供有需要的读者进一步翻阅,以证其所言不虚。附录之后再列参考文献,舍弃繁复堆砌而取简明扼要,目的是为吴越国历史文化初学者提供清晰可循的门径。
《读懂吴越国》精于取材,逻辑清晰。本书没有采用编年和纪事的一般体例写法,而是从家世、大事、智慧、家风四个大方面来串联内容,联结取材。这样的安排,符合临安作为吴越国国王钱镠出生地和归息地的地域特色,符合普及吴越国历史贡献和现代启示的编辑宗旨,符合《钱氏家训》在钱氏家族乃至在国人中的影响彰显,如此便避免了求全可能带来的宽泛,成全了求特带来的重点突出,鲜明的结构布局,相信读者读后一定会留下深刻印象。
《读懂吴越国》着眼现实,古为今用。本书第三编“细节·智慧”中见微知著,集中从读史的细节中发现可资今用的宝贵经验,譬如用人之道、低调生存法则、成败教训、利益平衡等方面,论述中时有精彩卓见。论者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融进到读史之中,将古代史读成“当代史”,从而产生强烈共鸣,自然总结出来的门道切合实际,避免了隔靴搔痒之弊。在其余三编中,论者皆遵循推陈出新的思维,让“历史照进现实”,从现实和历史的结合点中去芜存菁,提炼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抑或是生发出出人意料的思维取向。如一般讲到吴越国“善事中原”时,习惯性总是从政治得失上去考虑,而本书则另辟蹊径,给人摊开了“一本明晰的经济账”,吴越国统治者的精明和划算在账本中显露无遗。在进贡中原的货品中,论者经过细致排比,发现“不让铜走出国门,这也是颇耐人寻味的。”我认为这个发现很有意义,或涉及金融史重要问题,值得历史学家进一步深究。
《读懂吴越国》行文通俗,流畅活泼。社科普及要面向不同层次、不同学历、不同工作、不同阅历的人群,要让最大多数人“读懂吴越国”,在行文风格上,当然不能晦涩难懂,不能太学术体。全书大抵采用流畅的现代文表达方式,略去细枝末节的考证,让人读过去便知大要,效果是明显的。但通俗不等于庸俗,更不会是低俗,在紧要处该引用原著文言的,本书还是严肃地秉持了言之有据的原则,并没有为了读者的方便而作现代语体概述或翻译的。我当然赞成这样的处理,这也是学术规范向一般民众的无声普及示范。普及还要讲究一定的趣味性,幽默感,本书在行文中可以说是注意到了,我在翻读过程中,碰到会心处,也忍俊不禁,从而从心底里认定作者是可爱之人。如讲到“胡进思之变”时,作者想到是如何对待“老资格”部下的问题,这个现代话语的转换是很有灰色幽默意味的。又如讲到免死铁券时,揭示出铁券实际不能免死,这也颇具趣味性。通过这样的论述让人们意识到,生命的保障和丰盈归根结底要靠自己,这不正是人们常说的现代启迪吗?
读懂吴越国,对于临安,对于杭州,乃至于对于广大读者来说,确实是个严肃而又深具价值的课题。坦率地说,目前学界和一般民众对吴越国了解并不算特别深透,对于其价值评估还是有明显不足的地方。我赞成书中“前言”的论断:“(五代吴越国)她与其他各个历史时期的杭州优秀历史文化一样,也是今天杭州城市的‘根’与‘魂’,更是浙江‘宋韵文化’的先声。”宋韵浙江,吴越国时期,是断然不能缺席的。要让更多的人读懂吴越国,临安社科联责无旁贷,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并值得去做。期待以《读懂吴越国》的出版为契机,进一步擦亮吴越文化的金名片,为“吴越名城·幸福临安”的建设奉献更有内涵的智慧和力量。